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肥城网 > 生活资讯 > 肥城资讯 正文

肥城 用心建设美丽乡村

作者: 时间:2022-05-13

     今天,记者走进肥城市边院镇凤凰村,文明清风扑面而来:整洁宽敞的2500平米的文体广场上,前来健身娱乐的群众络绎不绝;20平米的LED大屏幕上,播放的民族团结的影片寓教于乐;周边150平方米的文化墙上,一幅幅具有民族特色的墙画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做文明穆斯林,建幸福凤凰村”的观念在该村深入人心。“近几年来,市民宗局对上争取资金70余万元,为村里硬化绿化道路9条。今年村里又投入40万元建设美丽乡村,现在村里文体广场、文化墙、LED大屏幕、电子阅报栏和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村民健身娱乐有了好去处。”凤凰村党支部书记武玉东说。“村庄美了,村民素质提高了,人们相处更和谐了。” 依托文体广场这一平台,深入开展文化服务建设活动,引导全市少数民族群众和汉族群众团结一致,合力共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建美丽乡村。”肥城市委书记单传海介绍。

     肥城市是全省21个民族工作重点市之一,针对少数民族群众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近年来,该市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搭建文化服务平台,发展民族特色产业,打造“秀美、富饶、魅力、幸福”的民族美丽乡村。依托文体广场引领民族团结。如今走在肥城的村庄,优秀文化彰显在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有民族村全部新建文化墙、宣传栏,张贴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内容和“善行义举四德榜”;成立了文艺宣传队、舞蹈队,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借助文化墙的宣传作用,村每半年开展一次“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德高望重老人评选活动,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引领群众、服务群众,引领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的新风尚。目前,全市21个民族村有18个建成了文体小广场,占民族村的90%。文明提升了,收入也得提高。“今年光核桃就卖了2万多元,我们种着苗木,养着牛,还干着运输,村里一户人家一年能有十几万元的收入。”在边院镇宋庄村的核桃园里,党支部书记赵培山说。

     肥城市财政每年安排30万元改善民族村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级经济。近年来已累计投资560万元,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发展有机蔬菜种植、民族食品加工,策划实施了40多个少数民族帮扶项目,并配套完善民族小学的建设工程,走活了增收富民的发展路子。与此同时,该市还积极引导民族村党员干部创新发展思路,创办少数民族合作社,因村制宜“种菜、植树、上项目”,不断提高自身的“造血”能力。今年,宋庄、大王等5个村发展核桃、大樱桃等干鲜果3700亩,后黄、升庄等5个村新上了食品加工、桑蚕养殖等项目,持续激发了民族村的发展活力。肥城网www.fcsnews.com
     肥城市民宗局局长张云丽介绍说,今年对上争取的100多万元,主要用于帮扶少数民族村改善基础设施、培训种养殖技术、引进名优特品种、扶持特色养殖,目前已策划帮扶项目9个。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12-2025 肥城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3001042号-1鲁公网安备 37098302001085号
Top
81620538
81620538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