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季开始,“暖气病”抬头
进入11月份以来,肥城的气温逐渐降低,人们身上穿的衣服逐层加厚。10日开始,各小区的暖气提前热了起来,15日之后,室内的温度更是越来越高,冷的问题是解决了,但不少市民却患上了“暖气病”,口干舌燥、上火溃疡、皮肤干燥困扰着大家。
王女士家中是地热供暖,10日开始,她家的气温就维持在22℃左右,近几天更是飙升到了27℃。“这几天太热,晚上睡觉总觉得口干、嗓子疼,早上起床发现嘴唇有些裂,出现了溃疡。”王女士说,她现在在家的时间都要开加湿器,或者在地上铺几块湿毛巾,缓解家中干燥的环境。
“暖气病”并不是专业的医学术语,现在说的“暖气病”是指供暖开通后,室内温度较高导致湿度太差,进而引发的免疫力下降、呼吸道感染、口鼻干燥、感冒咳嗽等症状。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曹文华表示,目前暖气病患者数量已有抬头的迹象,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凉,感冒、哮喘、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逐渐增多。
冬季降水少,天气干燥,供暖开始后室内的水分蒸发得更快,空间又长期处于密闭状态,此时呼吸道及其他器官的免疫力会有所下降,更易引发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疾病。致病的不仅只是暖气,家中的空调、壁挂炉等取暖设施都会产生同样的效果。一般来说,暖气病的症状是烦躁、皮肤瘙痒、鼻咽干燥、胸闷、咳嗽、浑身无力等症状,此时感冒病毒和其他病毒也更加容易传播,进而引发各类疾病。
进入冬季,广大市民要格外注意预防“暖气病”。“首先就要注意控制好室内温度,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扩散。”补充水分也很重要,家中最好备上加湿器,每天保持适量的饮水,多吃水果蔬菜,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除此之外,中老年人更要注意心脑血管健康,在保暖的同时,更要保持适量的运动,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