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新城街道推环保新举措 垃圾箱“埋”进地下
? ?垃圾随风刮,污水满地流,这在不少农村很常见,也是乡村文明行动中最让人头痛的事儿。肥城市新城街道办事处把垃圾箱“埋”进地下,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肥城网www.fcsnews.com
半开放式垃圾池:难以解决垃圾满天飞问题
????? 在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新城街道办事处曾在各村修建垃圾池,可效果并不明显。新城街道办事处环卫办主任李正东说,垃圾池是半开放式的,风一刮里面的垃圾尤其是塑料袋到处飞,垃圾池里的污水也满地流。为此,他们把大垃圾箱运进村,可箱体有1.8米高,因向里扔垃圾不方便,有些村民就把垃圾放在垃圾箱边,风一刮垃圾还是满天飞。
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环保效果显著
????? 全办事处推行2007年,新城街道办事处试着把运进农村的大垃圾箱“埋”进地下。“效果很好,2009年我们便在全办事处实行。”李正东说,这种“埋”在地下的大垃圾箱,其实是“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到现在,每个村都修建起这种垃圾中转站,全办事处共有68个。
? ?地埋式垃圾中转站是先在地下挖一个长方形的深坑,深坑用砖、水泥等做好防渗处理,底部建起高五六十厘米的6个支撑点,然后把长2.5米、宽1.5米、高1.8米的垃圾箱体放到支撑点上。箱体上部和地面平齐,四周用铁板挡住,尽量不让垃圾掉进坑里。箱子顶部有两个垃圾倾倒口,都有铁盖,先打开一个,里面垃圾满了,再打开另一个。“这样,走到箱体上,不用费劲就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李正东说。
从垃圾箱挡板缝隙掉进池子里的垃圾,从箱子里渗漏的污水,会积存在池子底部预留的五六十厘米高的地方。每二三个月,办事处会来污水抽排车,把底部的污水抽走,把垃圾清理干净。
李正东说,建这样一个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约需要1.5万-1.8万元。一个中转站可覆盖100多户、500来户村民使用,“条件允许,可以尽量多建。”中转站选点布局要合理,以最大方便村民和保洁员倾倒垃圾。
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 “村东南西北,一个方向有一个地埋式垃圾中转站。”肥城市沙沟村党支部副书记尹逊山说,村民把垃圾先放进自家附近的垃圾桶里,保洁员每天定时把桶里的垃圾运到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现在,村民已经养成了不乱扔乱倒垃圾的习惯,这是我们村环境卫生实现大变化的关键。”尹逊山说。肥城网www.fcsnews.com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