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肥城网 > 生活资讯 > 肥城资讯 正文

“硬手段”提升“软实力” ——肥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实践

作者: 时间:2022-05-13

“君子之邑誉千年,佛桃之乡享四方。”悠悠历史长河,孕育了肥城灿烂丰富的文化。如今桃都百万人民,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积极谋求向文化强市跨越。

 

  “我们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用‘硬手段’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市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实现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比翼齐飞。”肥城市委负责同志说。


改革打开新局面

 市场主体迸发新活力

 

经济强市离不开文化“软实力”。肥城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振兴工程,不断健全完善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制。

 

创新理念,培育文化之魂。全面建设乡风文明、公务文明、职业文明、校园文明、经营文明、公众文明“六大文明”,扎实开展公益广告大宣传、公共文明大家谈、乡村文化大讲堂、城乡文明大共建、思想道德大实践、志愿服务大行动“六大活动”,提升公民素质,引领全市文化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肥城实施文化惠民政策,不断深化文明创建,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乐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龙头带动成引擎

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

 

肥城以桃文化为品牌,以史圣、商圣、兵圣文化为内涵,以温泉度假休闲养生文化为亮点,以印刷出版创意为辐射,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2011年,肥城被评为“中国桃木雕刻之乡”和“全国桃木旅游商品集散中心”;去年,桃花节荣膺“中国最佳原生态旅游节庆”品牌和全省农村特色文化品牌;桃木旅游商品开发获得“中国休闲创新奖”。全市桃木旅游商品加工销售企业150多家,占全国桃木制品的80%。去年肥城旅游综合收入15.4亿元。

 

目前,该市投资额过亿元项目14个,总投资近70亿元。去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28.8亿元,增长11.6%。预计到2015年,文化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6.2%,文化产业渐成经济新引擎。

 

舞台与草台并进

文化惠民送到家门口

 

如今,肥城市已初步构建起公共文化“城区10分钟文化活动圈”和“农村两公里服务圈”,群众走出家门,就能有文化活动的场所,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大餐”。

 

该市连续五年将文化建设列入为民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探索实施了县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递进培养工程和农村文化建设“三个一”工程。目前,文化志愿者有1300多名,特色文化队伍达300多支,建成村级标准化电子阅览室85个,文化馆、图书馆零门槛进入,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了满足。

 

 “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动”已成为肥城文化活动的常态。“政府买单、群众看戏”,老百姓在家门口看戏跳舞的梦想已成为现实。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12-2025 肥城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3001042号-1鲁公网安备 37098302001085号
Top
81620538
81620538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